
功成身退的智慧:汤和如何用一场狩猎保全性命飞乐乐
古往今来,功臣名将们常常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:建功立业容易,保全功名却难如登天。当君王的猜忌之心渐起,即便是最忠诚的臣子,也可能落得飞鸟尽,良弓藏的凄凉下场。明朝开国大将汤和,却用一场看似平常的狩猎,向世人展示了保全性命的处世智慧。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,明太祖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召集几位开国功臣前往皇家猎场。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,马蹄声在林间回荡。这些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将领们个个精神抖擞,能伴驾狩猎对他们而言是莫大的荣耀。 突然,一头毛色油亮的黑熊从林间窜出。朱元璋立即张弓搭箭,但黑熊异常敏捷,几次射击都未能命中。皇帝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不悦之色。这时,朱元璋意味深长地对众臣说:诸位爱卿都是朕的左膀右臂,今日猎熊如同当年打天下,谁若能猎得此熊,朕必有重赏。 众将闻言,纷纷策马向前,都想在皇帝面前一展身手。唯独汤和勒马不前,静静地跟在朱元璋身后。朱元璋侧目问道:爱卿为何不去猎熊?汤和恭敬地答道:臣已年迈,不敢与年轻人争锋,只求陛下恩准臣偷个清闲。 回府后,汤和的随从不解地问:大人与陛下情同手足,为何今日要推辞?汤和长叹一声,道出了其中玄机:陛下让我们猎熊,实则另有所指啊。熊字拆开是能加四点,象征着能臣心中的怨恨。那些争相猎熊的将领,正暴露了自己的野心。 果然,不久后那些积极表现的大臣纷纷获罪,而汤和却因及时请辞得以善终。朱元璋不仅厚赐金银,在他中风临终时还亲自探望。这对昔日的发小执手相看泪眼,令人唏嘘。汤和去世后,更被追封为异姓王,享尽哀荣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在权力面前,再深厚的情谊也需要智慧的维系。汤和之所以能全身而退,正是因为他深谙功成身退的道理,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示弱而非逞强。这种处世智慧,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。 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